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一生从事教育,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忆孔子的言行思想编撰而传成。
《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孔子提出“政者正也”的治国理念和“为政以德”的主张,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以及孝、悌、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启发式教育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许多话都成为格言流传于后世。读《论语》要着重吸取其具有普遍意义的精华,以提高我们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