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语 专 业 篇

馆藏地址:
连江校区书库 I313/89=b 马尾校区书库 I313.43/1
作者介绍:
紫式部,日本平安中期的女作家、歌人。自幼学习汉诗,熟读中国典籍,擅长乐器、绘画。“中古三十六歌仙”“女房三十六歌仙”之一,诗作入选《小仓百人一首》。公元1005年底入后宫,官名藤式部,后改称紫式部。另著有《紫式部日记》和歌集《紫式部集》等。
作品简介:
《源氏物语》素有日本“红楼梦”的美誉,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是日本不朽的“国民文学”, 被誉为日本文学的灵感之源和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作品共五十四回,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以源氏家族为中心,涉及三代人的生活,历经四代天皇,历时七十余载,表现出平安时代(相当于我国的北宋时期)宫廷生活的百态,为平安盛世的贵族生活留下了翔实而丰富的剪影。故事秀逸出众,心理描写巧妙入微,结构精巧细致,行文之美和美学意识之前卫均堪称“古典中的古典”。


馆藏地址:
连江校区书库 G131.3/17
作者介绍:
韦立新,历史学博士,现任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日语及日本文化、中日文化关系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宋元时期中日佛教文化关系》、《日本佛教源流》等。
作品简介:
《日本中世文化研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日本中世文化包括前期的镰仓文化和后期的室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中国宋元文化与日本中世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上,还更多地围绕着禅与武士的关系形成,及与禅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各类文化现象。

馆藏地址:
连江校区书库 K313.0/4 马尾校区书库 K313/32-3
作者介绍:
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20世纪初鲜有的女性学者。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与《菊与刀》最为著名。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
作品简介:
《菊与刀》是二战后期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为美国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据。
“菊”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作者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

馆藏地址:
连江校区书库 H36/236 马尾校区书库 H36/236
作者介绍:
金田一春彦,日本语言学家。语言学界泰斗级人物。对日语音韵、语法、语史等方面都有独到的研究,动词的四类分法就是其创立的。主要著作还有《明解国语辞典》《、辞海》等。
译者皮细庚,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日语概说》《日语古典语法》《日汉大词典》等。
作品简介:
《日本语》是日本语言学泰斗金田一春彦经典代表作,它颠覆了大家对语言学的古板认知,将发生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为依据,以平实幽默的语言,从语音、词汇、书写规则、语法以及语言的形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各角度,全方位地阐述了日语的有趣及精彩之处,并将它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甚至从中窥见日本人的民族心理和思维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