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经济专业篇


馆藏地址:
连江校区书库 A811.2/16=4
马尾校区书库 A811.2/16=4
作者介绍:
陈征,男,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顾问、原副会长,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资本论》研究会会长。代表作《(资本论)解说》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解说《资本论》三卷的专著。
作品简介:
《资本论》作为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作品,是无产阶级的圣经。《(资本论)解说》一书用通俗的语言对《资本论》逐章进行解说,帮助读者克服阅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领会《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联系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帮助读者在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其原理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实际工作中。


馆藏地址:
马尾校区书库 F015/67=7(宏观经济学分册)
F016/90=7(微观经济学分册)
作者介绍:
曼昆(N.Gregory Mankiw),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他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等课程。曼昆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合作研究人员,国会预算办公室、波士顿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以及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的经济学选修课程考试研发委员会成员。2003—2005年,他曾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作品简介: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一本享誉全球的经济学经典教科书。该书内容简明,语言风格生动、诙谐。作者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例、故事经历、政策分析、新闻摘录这些素材来介绍经济学,让读者在有趣的阅读中轻松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本书英文原版已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迄今为止,它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它也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引进版经济学教材之一,其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它更多地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而非经济学模型。


馆藏地址:
连江校区书库 F0-53/141/1
马尾校区书库 F0-53/141/1
作者介绍: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近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重要的人物。在他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个经济学系。
《产业经济学》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
作品简介:
本书在国外首次出版于1879年。本书揭示了决定企业成本和供给曲线形状及位置的长期因素。马歇尔对供给理论最重要的贡献是时间阶段的概念,特别是短期和长期两个概念,正确地认识到在市场阶段短期和长期中行业供给曲线的形状的差别。他指出,在短期中把企业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是有用的。通过对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划分,证明了短期中即使发生损失,但只要能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企业仍将运作。这已成为标准教科书中关于短期中企业行为经济分析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馆藏地址:
连江校区书库 F49/100
马尾校区书库 F49/100
作者介绍:
达尔·尼夫,拥有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是哈佛大学的研究员。他是一位商人,还是演说家和作家,专注于“大数据”管理问题和电子监控及报告技术。达他一直担任亚洲开发银行的技术顾问,为IBM和美国计算机科学公司工作,并曾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商业创新中心担任研究员。
作品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随着数字经济2.0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断深入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治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融合升级。大数据的创新与深化应用深刻影响着未来的商业模式和行业动态,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深刻影响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成为创新增长的主要途径。

馆藏地址:
连江校区书库 F742/44
马尾校区书库 F742/44
作者介绍:
贺灿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研究领域包括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地理以及城市与区域发展。
作品简介:
本书基于经济地理理论和方法,结合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国出口贸易格局及其动态演化。在系统梳理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和贸易地理研究文献基础上,提出基于中国视角的贸易地理研究分析框架,在宏观上重视地理因素和文化制度等非经济因素对中国贸易扩张的重要性;在微观上,建构基于企业的贸易地理研究框架,探究制度、贸易保护、知识溢出、网络等对企业开拓出口市场的影响机制。本书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政策体制演化和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化,进一步探讨中国出口的源地格局及其演化,最后从多个视角深入研究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