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数智时代“新财经”人才培养目标,落实《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2021)、《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2021)、《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2022)、《关于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2022)等文件精神,深化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师生数字能力,同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第七届"搜知杯"全国财经高校信息素养大赛,经图书馆与信息工程学院领导共同研究决定举办第七届“搜知杯”全国财经高校信息素养大赛初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信息搜索•知识发现•价值创造
二、大赛宗旨
(一)推进信息素养的概念和技能融入全国财经高校的教学与科研;
(二)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共享能力;
(三)增强大学生对信息素养的学习和关注;
(四)加强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宣传推广。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福建商学院图书馆
承办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支持单位:北京搜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EPS数据)
四、参赛对象
全体师生
五、大赛流程
(一)学生组信息素养大赛分参赛高校初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组织实施。
1.参赛高校初赛
(1)初赛组织:以各财经高校为分赛区,以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参赛对象,具体比赛方式由各参赛高校自行组织。
(2)初赛时间:初赛时间即日起至4月15日。4月20日前选出初赛分数最高的三位同学组成决赛参赛队。
(3)初赛题库:选用北京搜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知图”平台(https://zhitu. sozdata.com/) 信息素养学赛系统题库。
2.全国总决赛(2025年5月中下旬)
(1)参赛队伍:各参赛学校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及初赛成绩,择优组织团队参加全国总决赛。每支参赛队伍3人,每支队伍可派1名指导老师随队参赛。
(2)赛程和赛制(总决赛细则后续发布)
(a)线上答题(半天)
①题目及难度:题目由大赛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图情专家命题,难度及考试范围与现有题库基本保持一致。
②答题方式:参赛队伍每位队员分别登录“知图”平台,独立作答,评分采用系统阅卷方式,以平均分计队伍成绩。
③题型设置:本环节题目均为客观题,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和对错判断题三种题型,答题时间为90分钟。
(b)报告撰写与PPT制作(半天)
①题库由专家委员会拟定,考查学生信息素养、财经素养以及学术素养,以U盘抽签方式抽取参赛题目。检索报告和PPT中不能出现任何参赛队员个人和单位信息。②该竞赛环节结束后,检索报告和PPT由专家委员会组织评委进行匿名评审。报告和PPT提交后不能修改。(报告和PPT 提交后可自行带出考场做后续展示汇报准备)③U盘由承办方统一提供,参赛队员不得带任何有关存储工具,不允许通过任何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
(c)展示汇报(1天)
①视总决赛最终参赛队伍的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分两个赛场,汇报时间为6-8分钟,不设置答辩环节。
②要求三位选手均参与汇报。
③评分方式:专家评委与大众评委综合评审,专家评审得分占比60%, 大众评审得分占比40%。
(3)评委组成
由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构成。专家评委由专家委员会组织,大众评委由各参赛学校派一名指导老师担任,按评分规则进行评分。
(4)成绩组成
各参赛高校团体总决赛成绩=线_上答题*15%+检索报告*40%+汇报展示*40%+竞赛风尚分5% (注:竞赛风尚分是参赛队伍信息伦理、学术道德、参赛纪律的体现,本届大赛竞赛风尚满分为10分)
(二)教师组信息素养微课大赛分为作品提交、作品颁奖与展播两个阶段组织实施。
1.参赛对象
各参赛高校自愿参赛,每所高校提交参赛作品数量不限。参与者可为从事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研究的图书馆员、教师,或对该领域感兴趣的教师。
2.参赛内容
本次微课比赛为参赛教师本人主讲的信息素养方面的一门课程,课程性质不限。
3.参赛方式及要求
(1)参赛者于4月15日前登录“知图”平台一-“赛事中心”进行作品上传。
(2)微课程需要有PPT展示,教师自由选择是否出镜。
(3)PPT 画面能够清晰地呈现学习内容;视频画面清楚,不抖动、不倾斜;音频要求普通话(外语专业除外),音质清晰;鼓励在形式、内容、技术等方面创新。
(4)时间需控制在5~10分钟,不得超时。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简明扼要地概述知识点。使用规范学术用语,表述清晰、有条理。
4.评分标准


六、报名方式
参赛者于即日起起登录网址(https://zhitu.sozdata.com/ )完成个人信息注册,开始进行信息素养初赛答题。在首页:个人登录——信息素养——赛事中心——进入参赛——开始参赛。(注:如若在登录注册中遇到任何问题,可联系客服进行咨询,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耐心解答,客服电话:010—85786021—8001。)
备注:(1) 登录注册:您选择的机构与当前IP不匹配时,请在正确的IP环境下完成认证,或联系客服;(2)若您的机构没有IP请尽快联系客服;(3)客服电话: 010- -85786021- -8001。
七、奖项设置
(一)团队奖。团队奖分特等奖,一、二、三等奖,按实际参加关注该公总决赛队伍总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各等次名额,特等奖为10%,一等奖为20%,二等奖为30%,三等奖若干。团队奖按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设奖。团队奖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并予以一定金额奖励。
(二)单项奖。单项奖按总决赛三个环节分别设置,取单项最高分为获奖者,按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设奖。
检索精英奖:线上答题环节个人最高分为获奖者。
最佳检索报告奖:检索报告环节团队最高分为获奖者。
最佳展示奖:展示汇报环节团队最高分为获奖者。
单项奖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三)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获得优秀奖以上的教师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完成全部赛程比赛的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由组委会颁发证书。
(四)组织奖。大赛设置优秀组织奖与组织奖,表彰大赛组织中的先进单位与全程组织参赛单位。优秀组织奖按全程参赛高校数30%设置,采取申报制,由本届大赛执委会组织评审,报竞赛委员会及工作组确认。评选标准以初赛组织为主,总决赛结果为辅,重在考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成效。评奖主要依据:初赛参赛人数及占本校本科生、研究生人数比例; 初赛组织情况,包括机构设置、宣传发动、培训辅导、赛事组织、学生反应、校内影响、“四促” 成效等;总决赛参赛情况,包括参赛队伍数量、竞赛风尚表现、比赛结果。除优秀组织奖外所有组织学生完成全部赛程的参赛单位,授予组织奖。“优秀组织奖”、 “组织奖” 获奖单位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证书。全国总决赛具体事宜及实施方案细则后续发布。(五)评审与奖项设置
大赛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图情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分,计算所有专家评委得分的平均分,并以此作为最终成绩。比赛排名结果,将按照分数高低进行评选,同等分数计为并列名次,其余向下顺延。奖项设置分为特等奖,一、二、三等奖,按实际参与总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各等次名额,特等奖为10%,一等奖为20%,二等奖为30%,三等奖若干。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并予以一定金额奖励。三等奖获得者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获奖作品将于5月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上进行颁奖与展播。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林侃
手机:15980706267
附件:
第七届“搜知杯”全国财经高校信息素养大赛参赛指南(学生版).docx